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竞购A123:昔日锂电行业“黑马” 破产后的“价值”何在(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新产业    2012/11/29 14:46:50  我要投稿  

中国市场

不过,破产的A123还是有其不菲的价值。

陈秋东表示,相信与A123谈收购事宜的公司一定不止江森自控和万向集团两家公司。

“1.25亿美元就获得A123汽车电池业务的技术、资产和客户,这个收购价格明显偏低。”一位锂电行业分析人士对《新产业》表示,万向收购A123 的协议终止,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政府的阻碍。A123 将汽车电池业务卖给对手江森自控,主要还是美国希望核心技术留在美国。

根据A123公布的收购协议来看,江森自控将提供7250万美元资金继续维持A123运营。江森自控计划购买A123公司的所有汽车业务,包括所有的汽车相关技术、产品以及客户合约,还有在密歇根州Livonia、Romulus的工厂,此外还有A123在中国的阴极材料工厂、A123和上汽的合资公司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等。

对此,万向集团在美国代理律师Bojan Guzina表示,虽然A123同意以1.25亿美元价格将汽车业务售予江森自控,但该交易同样需要经过法院审核。

万向集团方面还表示, 将再次提出报价收购A123系统公司电池业务,将向法院提议展开非公开内部竞标,同江森自控在资产出售环节竞购A123的资产。

Bojan Guzina表示,万向集团的提议在条件上明显优于江森自控,非常有信心赢得竞购。

据了解,尽管A123已经破产,但其核心技术还在,同时还包括一些固定资产。而且最重要的是A123拥有较多合作客户在中国市场也拥有了部分客户,例如上汽集团(行情 股吧 资金流)。与此同时,A123还拥有电网储能技术以及相关业务。

“有了竞争者,万向只能提高收购价格才能有胜出的希望,而万向的优势也在于资本雄厚。相反,江森自控作为A123的同行,盈利情况以及经济实力不及万向集团。”杨智伟说。

国内一家经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公司高层对《新产业》透露,公司对A123的部分业务也有明确的收购意向,并表示希望能参与公开竞标。

中国厂家抢夺A123的资产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似乎已超过发达国家。

“ 丰田担心的问题对于比亚迪来说都不是问题。”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云飞对外表示,近期会对旗下纯电动车E6发布重大推广计划。

据悉,比亚迪年底还将推出一款电池组减半、续航能力减半的纯电动汽车,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使用需求。

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2015年将实现纯电动汽车量产。9月底,江淮刚刚交付了一笔500辆纯电动汽车的订单,主要来自成都市政府的采购。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的电动汽车项目纷纷上马。除了25个试点城市,不少非试点城市也开始了新能源汽车项目试点工程,相应的充电设施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市场显然要优于欧美市场,主要还是源于政府的推动力。若中国企业拿下了A123,在中国市场将极具竞争优势,除了技术方面,对品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该人士表示,A123破产的直接导火索是,汽车自燃导致的电池召回事件,但A123在动力锂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却是无可争议的,“若成功竞购A123电池技术,将有利于在国内拿到更多订单。”

对此,杨智伟则表示,国内新能源产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某个国内企业即便是拿到A123电池技术,可能也难以突破这道壁垒。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