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4日下午4时,美国的纽约市、底特律市和克利夫兰市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等地突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大约5000万人受到影响。一些地区停电时间长达29小时,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大停电造成地铁停运,飞机停飞,工厂停产,商店停业,通讯中断,居民不得不在高温、闷热、漆黑一片的城市街头战战兢兢地徘徊,深切感受着大电网、大电厂带来的大麻烦。事故之后,一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研究认为,就目前的这个电网,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造,投入多少资金,都难以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微电网技术和分布式能源。
近十几年来,信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社会。十年前,我们还很难想象互联网会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于互联网的形态都难以描述定义。但是今天,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彼此的交流都被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所改变。无论工业、商业、金融、农业、交通,还是娱乐、学校等等,无处不在的数字芯片,无处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无处不在的通讯网路使我们生活更加方便,使我们社会的效率不断提高,也使我们的文明程度长足进取。
由于互联网的成功,进一步拓展了“节能志士”们的“鸿志”。他们认为如果将比邻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向互联网一样连接起来,系统的安全性、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性将会向跃上楼台。2003年“智能电网”的理念被提出,将互联网的模式应用在电力能源系统上,让分布式能源向互联网的PC一样发挥作用。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 “低碳经济”再次引发了全球对于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切关注,大电网、大电厂为标志的工业化电力生产模式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式的新能源系统所带来的历史性挑战,就像当年帆船不得不面对蒸汽船;蒸汽机不得不面对内燃机;煤气灯不得不面对电灯泡一样,时代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更替。
随着各种分布式的发电技术的进步,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小型微型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各种可以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小型微型的水电和生物质发电装置;工业设施的各种废热余热和废弃资源、能量的回收发电设备等等,都对能源资源的就地转化和就近利用提出了要求。特别是人们环保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的提高,企业和家庭参与节约能源和增加新能源供应的意愿越发强烈,更多国家的电网公司不得不面对这一新文明的浪潮,谁也不愿意成为逆时代潮的“反动派”。
所以,分布式能源就像互联网中的PC,没有PC何谈互联网,没有分布式能源又何谈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