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项八:“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着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化产业链信息化应用协同,带动行业信息化能力整体提升;加大第三方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效能整体提升;加快“数字园区”建设,带动园区内企业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
----产品智能化提升工程。加快嵌入式系统芯片、电子标签、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提升大型客机和发动机、核电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产品,以及数控机床等生产母机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精品钢材、复合材料、石化衍生品等新材料,以及家电、服装、食品等主要消费品的产品附加值。
----数字化工厂示范工程。以骨干制造型企业为重点,推进虚拟仿真、数字模型等关键研发技术应用,推广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生产控制系统和装备,支持企业在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流程无缝衔接等领域建设跨平台、跨地域的信息化系统。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深化骨干企业基于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应用。促进航空、汽车、装备等行业在研发、工艺、制造、服务等环节有效协作;促进钢铁、石化等行业安全有序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总集成总承包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从制造业中剥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集成各类信息资源,在云计算、中试环境、工业设计、物流、认证检测、能源监测等领域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型企业自营信息化平台剥离后发展面向行业的专业性信息化应用服务;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产业信息化领域产学研用联动合作平台。
----“数字园区”。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高服务能力的“数字园区”。促进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鼓励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园区管理、企业服务、产业转型、绿色生产等方面的示范应用;支持园区内企业打造“数字工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