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将电卖给电网。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推进,绿色住宅通过太阳能供电实现自给自足已经在很多国家有示范园区。在日本,通过智能电表及智能电网的链接,独立供电的住宅可以将发出的多余电力转卖给电网。这种电网与终端用户双向沟通的模式在未来将推广至多个国家。
配合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的发展,智能电器的标准设定在中国已经开始规划。海尔U-home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手制定智能电器标准,为在“智能电网”时代企业生产、用户选择智能家电提供参考依据。海尔U-home以海尔智能家电系统为载体,通过无线网络,实现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和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智能电器不但节能高效,可以根据电价自动分时工作,而且给电网干扰最小。
智能城市与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体系的简历可以大大提高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未来每个居民都会建立自己的电子病历,录入智能控制数据库。去医院看病时,简单的疾病只要进行了相关检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很快给出最佳治疗方案。如果是复杂的疾病,可以在家的时候就将病情发给相关的医生,并且预约诊疗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病患在医院的等待时间。
智能医疗体系可以令日常监督和护理无处不在,有效进行提前预警,在疾病发生之前就提出防范措施。清晨洗脸、刷牙的时候,卫生间的监控系统就可以实时检测出今天的身体状况如何,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将会提出预警。佩戴的手表可以随时将你的血压、脉搏等信息传输到保健医生那里,再播报医生提供的健康咨询。智能医疗体系还将构建老年人远程看护和紧急事件响应系统。
发展前景与建议
智能城市将成为未来十年城市规划的方向,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给制造商带来巨大商机。智能家电将全面替换目前的家电,同时还将增设智能家庭监控中心。荷兰、美国、日本、中国多个城市预计将用智能电表全面替代现有的电表。与智能交通配套的各种感应终端将成为车辆的必配装备。医疗终端感应器和远程医疗系统的搭建也将成为城市的必须品。
智能城市的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在全球还是全新的课题,需要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中国遍地开花的智慧城市项目透露出地方政府的盲目性。IBM的“智慧地球”战略进展迅速,已中标沈阳、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22个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很多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将其列入当地“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课题,有的甚至已经在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然而,已经实施的智能小区由于规划不合理,废弃率极高。自1999年-2000年,开发商以智能化新居为卖点,开始了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据上海统计,智能化系统发挥作用的仅占20%,运行不正常、尚可使用的占45%,其余35%被废弃。业主对安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投诉率居高不下。
智能城市出于安全性考虑,未来需扶持大批本土企业。作为国家基础建设,智能城市的信息安全性是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近期谷歌及苹果这样的信誉度极高的跨国公司对于用户隐私滥用引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质疑。智能城市的核心技术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本土信息技术及信息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