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快智能小区标准体系建设
2011年,零点咨询集团曾联合住建部对我国城市居民智能家居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历时3个多月的调查,在14个城市调查样本量1561个,调查对象为居住于智能小区,或安装智能家庭设备的普通城市居民,还对数十位行业专家与企业负责人深度访谈。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城市居民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认知、拥有、使用、影响和预期整体水平比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指数各个指标呈现出“四高一低”:即“认知程度高,拥有程度低,拥有后使用程度高,对生活影响的程度高,未来依赖程度高”的特点。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智能小区在我国的发展十分有潜力,虽然目前普及率低,但是需求却存在。
一些现实问题也制约着智能小区的发展。任何智能应用都应该从住户的需求出发,解决住户最迫切的问题。有些需求是显性的,有些需求是隐性的,有些需求是个性化的,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智能小区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智能小区的设计和建设首先应对住户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目前中国的智能小区建设缺少一套完备的标准体系,智能小区内的智能应用都十分零碎。未来的智能小区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的,不但是一个个的智能小区,而是无数个智能小区结合成一个信息互联的整体,成为一个智能城市。智能小区的建设需要电力、通信等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然后在国家各部委支持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标准体系,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技术验证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
智能用电是“智慧城市”一大特征
从大趋势来看,智能用电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个特征。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已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5%左右,这一数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进一步提升,要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智能的电网来支撑。智能电网的最终目标有三个:一是实现安全可靠供电;二是促进用户合理用电;三是消纳用户侧多余电力。用户既可以从电网上买电,也可以通过小型分布式发电装置来满足自己的电力需求,同时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力输送给电网,实现电网和用户的实时互动。
像人们适应计算机应用有关的互联网变革一样,人们对智能家居和智能用电的认知与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当前社会信息化还不高,大家还不习惯智能用电的生活,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会慢慢发生变化。另外,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方便传统家居的更新换代和智能家居的普及推广。因为随着我国智能用电体系更加系统和完善,居民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等到智能电网全面建成之后,人们的生活将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实现了与电网的充分互动,居民可以根据电网数据和信息调整自己的用电行为,养成科学、合理的用电习惯,实现节电、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