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指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开展竞价上网和直接交易试点,组织落实好各地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
陈景东指出,居民进行阶梯电价其实跟电力企业没有关系,电企最关注国家对上网电价的相关政策。对于企业来所,希望国家电价改革的步伐能够快一些。
而对于此前多次行政性的涨价措施,此次电价改革能否摆脱一贯的做法?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对记者指出,价格改革本身和涨价就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由于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用行政手段对能源价格采取了压制措施,导致其实际价格偏低。
在此情况下,一旦实施市场化的价格改革,将会导致能源价格在改革初期出现上涨局面。另外在能源领域国企垄断严重,这也导致在价格改革后垄断国企对价格的掌控能力更强,导致价格上升。因此,如果价改不能和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则将会导致价改又成为变相涨价,延续以往的解决方式。
改革能否取得实质进展?
针对电价体制改革,记者致电一位同样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知名专家,他表示,国家从2002年都已经提出来了,10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发改委此次重申内容也照旧没有多大区别,能否看到实效不好说。
上述专家提到的则是2002年国家发布的5号文,内容涉及到,“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
电价改革确如老生常谈数十年,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样的电价改革论调自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以来,十年来进程缓慢至今不见电力改革往深水区前进。电价改革的目标非常清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最终构建竞争型的发电市场和输配电市场。但是,在关键性的“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方面迟迟未能实现突破。
同时,他认为,直到今天还在争论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毫无意义,电力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方向和目标也早已确定,电价改革重点在于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拿出实际可行的改革方案并积极实施才是根本。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改革,而在于领导层能否打破利益集团的阻挠,坚定改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