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中心的落户,正好踩上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强力节奏。先进储能材料(深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说,该工程研究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门从事先进储能材料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为先进储能材料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
目前,先进储能材料(深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5项,软件着作权2项,发布了研究成果——“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预计到2015年,将孵化出新能源材料企业15家、新型能源企业10家,拉动产业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5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群。
高端挺进
低端制造,只能挣取少量代工费,只有不断迈向产业链高端,才能摆脱被控制的命运。
两大国家级中心的落户,从不同方向实现产业突破。其中,依托先进储能材料(深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将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的电池检测评价中心、国家电池权威检测评价中心。“这一检测中心具备CMA资质,而拥有该资质的电池检测机构全国仅有两家,是国家对电池检测行业在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布局。”陈杰说。
目前,检测中心项目已被列入深圳重大项目计划,将为各类民用、军用及工业用储能电池及其材料专业检测及评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服务、第三方验货服务、能力验证、计量标准、标准服务、培训、电池评价及失效分析等服务。检测中心规划建设面积为50000平方米,设备投入近1亿,拥有电池材料检测、电池检测、储能检测、标准研究、资质开发、计量、应用评价等职能,具备综合性的技术研究功能及技术交易功能。
两大中心的落地不可小看,它将吸引推动整个产业迈向高端。目前,先进电池研发机构和企业向深圳集聚。其中,跻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先进电池与材料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其9家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正驱动20多家骨干企业近200亿元的产值,高速行进在先进电池和材料产业的快速路上,并凭借自主创新在全球新能源领域谋求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