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公司正在加快产品升级,研发滤波率100%的升级产品。
电能质量治理的核心原理,简单说就是用“筛子”滤除无功电能、谐波、电压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三者对用电设备的损耗和数控机床等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影响。英博白云电器总经理张海峰坦言,该技术不是他们的首创,而是国外科学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提出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国际上许多研究人员做过大量基础研究,也有企业已生产出一些“筛子”。
然而,一个难题绊住了补偿控制设备的发展,无源滤波在谐波状态复杂、变化快速的情况下,谐波滤除率就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滤波,还可能导致系统谐振等“二次污染”。比如,数控机床操作时,有些谐波“连电脑都感觉不到”,但却对精密加工造成较大误差。同时,对无功电能和电压瞬变更是束手无策。
国外科学家想到的折中办法是,有源滤波,即生成与谐波相反的补偿电流进入电网,“主动出击”消除谐波等电能中“不和谐因子”。这种产品在欧美已经普及,滤波率在90%以上。但不足之处是,该方式对投资成本要求较高,并非所有用电客户都愿意使用,而有源逆变还存在逆变颠覆的技术隐患。
能不能再进一步,既防逆变颠覆,又实现降低投资成本呢?英博白云电器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三个研发事业部,同样想到了德国发明的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解决了在滤波状况下,防止逆变颠覆的难题。但另一个难题是,逆变角实际值必须大于等于最小逆变角,否则无法产生安全的逆变来补偿电能,要使该方案行得通,就要阻止逆变角进入最小区间内。
为此,英博白云电器在国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二次创新,将关键电压提高5%,使得系统在95%的交流电压中,逆变角实际值始终大于最小逆变角,达到安全要求。这一“电压提高”的创新,英博白云电器申请并获得了一系列专利,随即投入中试和用电设备试验。
然而,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道路也远没有想象中平坦。最初研发的自筹资金很快用完,筹资融资更是一波三折。作为典型的科技型企业,英博白云电器没有重资产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最艰难的时刻,开发区雪中送炭,配合企业申请贷款,并给予相关政策优惠。这些扶持,帮助企业走出了资金链最紧张的“黎明前的黑暗”。目前,英博白云电器的电能质量治理的补偿控制装置已经成功占据华东市场,拥有包括上海大众在内的数百个客户,今年产值有望冲击亿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