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一位专家表示,国家能源局是在“押宝”智能电网,脱离了智能电网而确立的新能源战略只能是纸上谈兵。国家能源局无疑也注意到这一点,其《新能源产业战略规划》的时间节点与智能电网完全吻合。
另一个将因智能电网而受益巨大的将是电动汽车。8月3日,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草案)》首度曝光,根据草案,中央政府未来十年将分两个阶段、集中投资1000亿元,换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
北京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认为,预计到2020年,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带动下,中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按照每辆车5万元计算,至少将带来15万亿元的经济收益。
智能电网不仅可以保障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而且可以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引导客户调整充电操作,而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电动汽车甚至将成为引动储能单元,并最终成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
这些都仅仅是“智网产业链”的一角。按照国家电网对于智能电网的规划纲要,智能电网的辐射范围相当广阔,包括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上下游产业,而后续还将衍生出诸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更多新的产业。
智网看好四类股
一、电网储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方面:2010年国网公司将加大储能项目的建设力度,抽水蓄能方面拟建设90万千瓦项目;河北张家口风光储能示范项目将试点化学储能技术,项目的进展值得重点关注。按照目前对2020年风电装机的预期,预测锂电池储能市场未来十年有6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二、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补充:这就决定了其技术方向将以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和EV(纯电动)为主,电池将主要采用具有质量密度和体积密度优势的锂电池。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电芯的市场需求在800亿元以上。
三、用电端智能化升级已经启动:用电端主要是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用自动抄表和分时电价,节约成本和调节用电负荷。国网2009年11月进行了第一次智能电表统一招标,行业集中趋势凸显,产品价格略有下降。
四、二次设备行业前景值得期待: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二次设备的更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