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技术文章 > 正文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1)

摘要:针对分布式电源应用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在接入系统方面却缺乏相应技术分析与论证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结果。首先,从运行模式和接口方式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析,以便于分类研究不同的影响结果;其次,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方式,构建配电网典型模型,以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影响性分析的基础;最后通过接入后模型的理论计算,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对稳态特性和电能质量、保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为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的修改提供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偏低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随着电力政策的放开,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generation)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模式逐步被广泛关注。IEEE定义的DG是小容量的、可以在电力系统任意位置并网的发电机,容量范围小于10MW,并网电压等级通常连接到配电系统所属的各个电压等级。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益补充,DG的接入位置主要在配电网用户附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力传输时功率的损耗以及由配网升级带来的费用,而且也为用户带来了较低的费用、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电能质量、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独立性。网辐射状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潮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发生改变,下级电网有可能会向上级电网送电,配电网本身的电压分布也将有所变化;同时,还会增大并网点附近的短路电流水平。

DG的接入也将对并网点附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所提升,但由于DG本身故障的概率性和出力的随机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显然,DG接入对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尚待分析。此外,DG的并网和控制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器件频繁的开通和关断易产生相应的谐波分量,以及由于短路电流的变化,原有的电网过电流保护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均将对配电网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基于典型中压配网模型的构建,从逆功率约束、电压提升、短路电流提高等方面研究配电网中DG的接入容量与位置问题,并进一步分析DG接入对电网可靠性及谐波、保护的影响。

1DG接入配电网模式介绍

由于DG的不同接入模式将对DG的接入容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介绍DG的几种主要接入模式。

(1)低压分散接入模式:是一种基于用户的接入模式,主要是将小容量DG接入中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

(2)中压分散接入模式:是指将容量中等的DG接入中压配电线路支线的方式。

(3)专线接入模式:DG容量较大时,为避免对用户电能质量产生影响,宜考虑以专线形式接入高压变电站的中、低压侧母线。受容量所限,采用此模式的DG所接入的电压等级通常也为中压。无论DG采用何种方式接入配电网,都应当满足的重要原则是不能向上一电压等级送电,这主要是原本用来降压的中压配电变压器在升压过程中不仅允许通过容量有所下降,而且传输功率的损耗也将大幅提升。因此,低压接入的DG的最大出力必须限制在配变最小负荷之内,故可将低压接入的DG与配变原来负荷整体等效为一个负荷,此负荷与其他用户负荷均具有类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配电网运行无特殊影响。因而,本文将重点探讨DG在中压分散接入和专线接入两种模式下对配电网的运行影响,并研究DG的接入容量限制。

2DG接入的逆功率限制

对于中压分散接入模式,考虑负荷峰谷差因素,需要在DG出力为额定功率且馈线负荷为其谷值时依然能够满足不出现逆潮流的限制,否则将影响其他馈线的DG接入。因此,接入DG的最大出力应小于馈线负荷的谷值。根据调研,“负荷谷值/负荷峰值”的比值约为0.4~0.6。因此,DG总容量不应超过馈线最大负荷的40%~60%。实际运行中的最严重情况是DG出力最大而馈线负荷最小,此时DG出力与馈线负荷相同。

对于专线接入模式,国家电网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中指出:“分布式电源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显然这也是基于逆功率限制的考虑。因此,在分析专线接入问题时,分布式电源容量最大不超过主变压器所带负荷的25%。

3DG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分析

3.1典型配电网模型

为计算DG接入对配电网潮流(电压水平)与短路的影响,本文针对配电网的运行特点建立了典型模型,如图1所示。该线路电压等级为10kV,共14个负荷节点,其中,0号节点是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线路参数采用YJY22-3×300电缆,总长度2km,每段线路等长。线路总负荷按照50%负载率来考虑,约为3.64MW,且各节点负荷均分总负荷。

3.2DG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为实现DG接入电网的潮流计算,根据DG的运行和控制方式,可将DG分别看作PQ节点、PV节点、PI节点和PQ(V)节点。其中长期运行在额定工况附近、波动性不大的DG可看作PQ节点,如同步电机接入电网的DG,当其励磁控制方式为功率因数控制时,则可看作PQ节点;将能维持节点电压幅值的DG节点看作PV节点,如用同步电机接入电网,当其励磁控制方式为电压控制时可看作PV节点;储能系统可看作PI节点;对于直接并网的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可看成是PQ(V)节点[1]。

1)中压分散接入模式

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特性,作为电源的DG,接入位置在线路末端且出力与线路负荷相等的情况下对电压抬升作用最为明显。将上述条件均带入电压降落计算公式ΔU=(PR+QX)/U,可以得出DG接入配电线路对节点电压的最大提升不足1%,因此,电压问题不构成限制DG接入的因素。

2)专线接入模式

受接入点的影响,此接入模式只影响变压器电压,不对馈线电压产生影响。根据逆功率限制结果,专线接入模式下DG容量最大不超过变压器所带负荷的25%,即使变压器负荷处于低谷、DG为峰值出力的最严重情况下,DG对电压降落的影响依旧在1%以内,若同时考虑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作用,则可忽略专线接入DG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3.3DG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

为实现DG接入电网的短路计算分析,可按照并网接口的不同将DG分为旋转型和逆变型两种类型。其中旋转型又可以分为采用同步电机并网和异步电机并网两类。由于以同步电机作为接口的DG短路电流注入能力最大[2],为考虑最严重情况,本文将针对采用同步电机接口方式的DG进行分析。在DG的同步电机接口的出口短路情况下,单位DG容量可提供的短路电流约为0.3kA/MW。

来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