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许昌市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解读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9/2/20 13:19:00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河南许昌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许昌市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9个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智能电力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高纯硅材料、再生金属及制品等领域,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打造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推动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许昌经济高质量发展。

即日起,本报对这9个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进行解读,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考。

电力装备产业,不仅是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领域之一、装备制造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许昌的“拳头产业”“明星产业”。如今,许昌产业转型“再发力”,将推动电力装备产业“智造”升级,向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迈进,打造许昌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产业。

这一实施蓝图,在日前印发的《许昌市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得以敲定。该方案明确,要规划布局“一谷两区三中心”,大力建设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引领带动全市装备制造及其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了电力装备制造业向人力、财力、物力比较集中的区域集聚,成为创新增长的新引擎。而我们,就要紧紧抓住机遇、补齐短板,推动智能电力装备产业的发展迭代。”市工信局局长焦建华认为。

许昌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

“发展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咱许昌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积累了难得的产业优势,还形成了一批龙头带动企业,培育了一批研发平台和人才团队,发展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市工信局副局长王幸福介绍。作为该产业的谋划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对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进行过深入调研。

王幸福列举道:“许继、森源、中天电气、阳光电缆、美特桥架、大盛微电……许昌市域内形成了一批电力装备龙头和骨干企业,拥有127家规模以上及230多家规模以下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其中两家超100亿元。”2017年,许昌市电力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57.6亿元,增加值158.9亿元,分别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的52.1%、37.5%。

许继集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已在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领域创造了20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为世界上所有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75%的“大脑”(控制系统)、50%的“心脏”(换流阀)。许继集团发展策划部主任张海龙认为:“我们多年积累的产业实力,为下一步大力推进‘智能升级’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许继、森源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许昌市已发展成为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及通信平台较为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业体系,±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和换流阀、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保护控制、风力发电机、风电变流器、光伏并网逆变器、智能电表等产品优势明显,是国家认定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以及全国电力二次设备和高压开关研发制造基地。

软件环境同样优势明显。许昌市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检验中心、1个行业归口研究院所、3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累计申请国家专利 2000 多项;从事电力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16000 多人,是国内电力装备行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区域。

可见,将智能电力装备产业作为许昌市转型攻坚的突破口、着力点,当是顺势而为。

重点建设“一谷两区三中心”

“在‘电力装备产业’之前冠上‘智能’二字,是因为我们的电力装备产业存在不少短板,亟须向更高端、更智能的方向转型升级。” 市工信局装备科科长谭宗武认为,许昌市电力装备产业规模偏小、智能化程度偏低、产业生态不完善,与长三角、珠三角、泛渤海等电力装备集中的经济圈相比,差距比较明显。

同时,电力装备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软硬件研发、设计、零部件配套、检验、商贸物流等,而许昌市电力装备产业的产品零部件加工能力还比较薄弱,种类比较少,供货半径大,市场响应时间长。

面对日益明显的发展短板,面对国家重点关注的大好机遇,许昌市应势作出了打造智能电力装备产业的发展决策,将聚焦电网的通信平台及“发、输、变、配、用、调”六大环节,规划布局“一谷两区三中心”,重点布局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魏都产业集聚区,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建设主导突出、功能完备、配套齐全、协同有力的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一谷”,即把中原电气谷核心区打造成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配用电、新能源发电及接入、工业节能、智能一次设备等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生态型电气谷; “两区”,即引进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等行业龙头企业,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打造成配套件产业集聚区;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端技术和中航建设集团的优势资源,将纪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中国电力三次装备和建筑电气特色园区; “三中心”,即创建国家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标准与技术评价中心。 许昌市计划2019年实现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销售收入1200亿元,利税120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利税140亿元;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到2022年以后,打造1家销售收入超500亿元、3至5家超百亿平台型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企业400家。

张海龙表示:“在许昌市大力发展智能电力装备的‘东风’下,许继集团将在‘智能’二字上再发力,坚持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泛在电力物联网、海上风电并网接入系统等核心技术装备研发,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持续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向‘制造+平台+服务’的高端制造生态转型升级。”

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各个区域、各个细分产业,都已明确发展任务。许昌市将坚持“特色主导、错位发展”,形成核心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一次和二次特色电力设备生产基地、配套部件集群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其中,作为该产业核心区的中原电气谷,将聚焦智能电力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验等高附加值环节,重点吸引电力装备高端制造企业进驻电气谷,重点建设一试验基地、一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和一制造中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则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包括中低压开关柜、工业电气自动化产品等中小企业,以及风机的叶片、齿轮、轴承、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等配套件企业。魏都产业集聚区将重点发展电力三次装备和建筑电气,打造“河南电气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今后,许昌市将在做强存量、扩大增量上下功夫,不仅要做大新能源发电装备、输变电装备、配用电装备、大电网安全与控制设备、电网信息和通信等存量产业,还要扩大新能源汽车配用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新能源装备配套件、低压电器等增量产业。

“打破目前技术不能共享、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王幸福介绍,许昌市将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

许昌市将加快结构转型,根据电力装备上下游配套关系,加快结构调整、企业联合和产业重组,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链和大型企业集团。

“近期,我们将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政策措施,主动开展对接招商活动,争取尽快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将产业蓝图尽快变为现实、变为发展红利。”焦建华表示。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