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锂电业初现老板跑路 “一夜暴富”理想致行业乱象丛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高工锂电    2012/12/21 13:44:4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业内媒体2012年9月刊发文称有“30多家锂电芯企业处于停产或者转产状态”,仅仅过去一个月,锂电行业就传来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的消息。

记者日前获悉,杭州富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富格能源)老板已经三个月未露面,员工全部遣散回家。

记者多次打电话到杭州富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前台,均无人接听。最后联系到该公司客户经理王伟(化名)。

王伟向记者透露:“大约在三个月前,富格能源老板就已经去了美国,一直到现在都杳无音信。由于老板长时间不在,公司没法管理,也没有再拿到订单,员工因为没有产品可以做,全部被遣散回家,公司也因此停产两个多月时间。”

撤资!倒闭!

据王伟透露,富格能源的老板原本从事的是圆珠笔生产,当时因为锂电行业很热,于是就找来投资商进入锂电行业。但现在因为没有看到成效,投资商就撤了,投资商一撤,富格能源也跟着倒闭了。

据了解,锂电行业大多数中小厂家进入行业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完全没有技术基础,属于门外汉。企业为了赚快钱,想方设法将融入的资金投入锂电行业,显得比较盲目。

高工锂电研究所(GBII)统计显示,深圳年销售额超过10个亿的厂家仅比亚迪比克两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个亿的企业也不超过5家。许多体质不佳,竞争力低下的电池企业已陆续倒闭,即便是活着的企业,也无钱可赚,处在苦苦挣扎中。

“很多小企业渴望一夜暴富,根本没有用心去做实业,除了打价格战就一心想着融资。”江西长河新电池有限公司的米纪祥表示。

中小型电池厂商心态较为浮躁,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导致很多企业对整个电池行业认识不足,电池厂家从设计到应用的认识都远远达不到标准。对于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流程缺乏专业的把控,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路线规划。

“有很多小型厂家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个行业,匆忙地找一个风投融到部分资金,租厂房、买设备,盲目投入。”深圳市吉阳自动化总经理阳如坤认为,现阶段深圳的中小型电池厂商真正赚到钱的企业很少,它们都处于亏损甚至是倒闭的边沿,可以说没有做得很好的企业。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研究显示,2011年锂电池行业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下滑3%,尤其是中小型电芯厂的盈利更加糟糕。GBII对宁波维科、肇庆风华、广东国光、惠州聚能、江苏力天、深圳邦凯等6家企业的净利润统计表明,2010年仅有一家亏损,但是2011年增加至4家,肇庆风华的净利润同比下滑6.8%,仅深圳邦凯净利润增长8.7%。

深圳环宇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工崔明表示:“其实很多真正立足做产品的企业还是有稳定销售额的,虽然利润率不高,但即使身处‘乱世’,也不至于会饿死。而那些只想着融资的企业,情况当然不容乐观。许多企业‘过把瘾就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很多老板或投资商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在投入首笔资金后就希望能够立竿见影,马上看到回报。

可实际上,一个好的电池厂商,往往前期都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见到好的成效。”阳如坤总结道。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